
据汨罗市植保植检站调查,今年二化螟田间冬后基数较高,并且螟虫发育进度快,发生时间比去年早,发蛾高峰期为4月17日至4月26日,预计卵孵化高峰期4月27日至5月8日,一龄幼虫高峰期5月4日至15日。虫情测报灯下4月2日见蛾,蛾峰日集中在4月17日-27日。
近两周因天气降雨较频繁,螟虫羽化和卵孵受到了不利影响,螟虫基数虽高,预计发生量与去年同期差不多。其中以一季稻插花区、稻田西瓜和稻田油菜种植区有效虫源相对较高,靠近此类型田周边的早稻田以及先抛插的早稻田要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各位水稻种植户要针对不同的早稻类型田块,螟虫枯鞘株率达3%时及时用药防治。抓住5月5日至11日适期内防治好一代二化螟,减轻螟害确保基本苗,搭好早稻丰产苗架。
防治药剂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氟·阿、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药剂。
注意事项: 一是稻水象甲发生区,特别是107国道及京广铁路沿线稻区稻水象甲发生较重的丘块要适当加大剂量兼治。二是药后一个星期调查防效,防效差的需立即补治。
特别提醒:及早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一季稻及晚稻严格做到种谷药液(高巧或优拌)拌种处理,结合秧苗移栽前5-7天施送嫁药1次,有效减少秧苗前期稻飞虱带毒虫源基数,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责编:xiejiang
来源:|0
习言道|外国领导人对习近平说,“中国有一大优势”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 持续推动世界经济前行——国际人士高度关注四中全会
壹视界·微视频|总书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9至11层污染物密度最高”系误区——今日辟谣(2025年10月20日)
习语丨从“十四五”到“十五五”,读懂“中国之治”的战略定力和耐心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丨伟大征程 壮丽篇章
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 久久为功,“APEC蓝”成为“北京蓝”
下载APP
分享到